<sub id="gx1tb"><address id="gx1tb"></address></sub><em id="gx1tb"><source id="gx1tb"></source></em>

      <sub id="gx1tb"></sub>
      <em id="gx1tb"><source id="gx1tb"><dl id="gx1tb"></dl></source></em>
    1. <sub id="gx1tb"><address id="gx1tb"><div id="gx1tb"></div></address></sub>

      津奧特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聞動態 > 企業新聞

      新聞
      公司公告
      新聞動態
      專題報道
      行業資訊
      媒體視角
      視頻中心
      企業新聞

      全球及中國潛水泵產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全球泵產業的概況
        據統計,全世界約有近萬家泵的生產制造廠,泵產品多達5000余種。
        2000-2004年,泵的產量持續增長,其年均增長率約達4%以上。預計2005~2010年全球泵的生產仍將持續增長,年均增長率維持在6%左右。據世界不同泵業公司的預計,離心泵約占總銷售額的63%以上,其他依次為隔膜泵、往復泵、回轉泵等。預計到2015年,這一趨勢才會由于往復泵的使用量加大而有所改變。
        據估計,2006年世界10大泵業巨頭(如ITT,FLOWSERVE,KSB等)占市場銷售額的50%。目前,世界5大泵出口國是德、美、意大利、日本和法國,占市場銷售額的25%??梢娛澜绫卯a業的集中度之高。
        未來西歐、北美、遠東仍然是世界泵的主要銷售市場,但所占份額呈下降趨勢;中國和印度則呈上升趨勢,特別是中國上升幅度較大,逐漸成為一個泵的主要市場。印度泵現已出口70余個國家,包括發達國家。
        從泵的應用領域看,供水、廢水處理、化工仍然位于前列。應該指出的是油氣開采與輸送、石油煉制僅位居第5和第6位。


        國外泵制造企業的技術進展
        提高效率和運行可靠性

        以提高效率和運行可靠性為目的,不斷改進老產品,開發新產品。重視泵的水力學、汽蝕腐蝕磨損及機械設計,特別是轉子動力學設計。

        推廣泵的節能技術和減少污染排放
        應用變量驅動技術。通過重新設計葉輪,改造選擇不當或操作條件變化的泵,以使泵適應新的工況。
        減少輕烴類產品外泄,保護環境。FLOWSERVE公司發明了一種專利結構的QBQLZ密封,用于介質密度為0.4~0.6的輕烴。實際是一種非接觸的油膜密封。

        改進設計,提高操作可靠性和運轉壽命
        針對用戶普遍要求連續年運轉50000h和20年設計壽命的要求,國外泵公司從結構、材料選擇、加工以及輔助系統的設計上進行研究和改進。如Emerson公司在機械診斷系統內預裝了判斷汽蝕-振動軟件,同時提示如何解決的辦法?;贗nternet的數據檢測,提高運行效率。
        由于單級端吸懸臂泵常常因為入口系統管線達不到要求而使入口壓力分布不均,造成即使NPSHA足夠大時也會發生機械故障?,F改為帶入口導葉的頂吸式泵。
        應用陶瓷材料高強度塑料材料制作滑動軸承、齒輪泵的齒輪、軸、蝸桿泵的蝸桿軸等。


        提高監測水平
        采用超聲狀態監測、紅外線測譜儀測量、溫度監測、流量監測、功率監測等方法檢測泵的正常運行。對重要的泵組采用在線監測系統及時分析異常原因。

        全球泵業的發展趨勢
        競爭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在新興的經濟體中。競爭將導致世界泵制造業的進一步兼并和組合。技術和利潤則進一步向擁有技術開發實力和完善的品牌的泵制造公司靠攏。這種新的兼并或洗牌現象,一方面有利于泵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也會阻礙新興經濟體的泵業的進步。
        由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出現衰退,估計世界泵業的增長有所放緩,但在未來3~5年,仍會以每年2%左右的增長率持續發展。
        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印度、拉美等國在今后數年由于不斷加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以及對環保意識的增強,會促使這些國家和地區逐步成為泵業市場的新興主體。
        使用周期壽命費用,包括部件的可靠性以及節能是今后泵設計與發展的重點方向。
        進一步加強機電一體化的研究與制造趨勢,也是今后世界泵業技術發展的重點之一。

        中國泵業概況
        據統計,全國有一定規模的泵制造廠家達2000余家。全部泵業約生產450個系列,5000余個品種。一般的泵國內基本都能設計、生產。上世紀80年代以后,全國先后引進10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不僅極大地沖擊了國內落后的泵業市場,而且縮小了與國外產品的差距。此外,通過與國外合資、合作的生產方式,使我國關鍵用泵的技術水平正在接近國外同類產品。據統計,全國泵產品的70%為離心式泵,回轉式與往復式容積泵約占18%??梢婋x心泵在泵產品中占有絕對地位。
        近年來,國內泵業以每年11%~12%的速度增長,高于世界泵業的增長率,這主要得益于國內市場的逐漸成熟和需求的不斷擴充。
        從目前情況看,國內泵制造業大體由三部分企業組成。這三部分企業是:經股份制改造的國有企業;合資和外資控股的股份制企業以及大量的民營企業。從近幾年的銷售業績分析,名列前茅的泵制造企業,當屬大型民營泵制造廠。他們不僅躋身泵制造業的高端,成為泵制造業的中堅力量,而且有后繼發展的能力。而那些大量的中小民營企業則仍處于產業鏈下端的位置,如果不求進取、不思聯合發展,長此恐怕難以為繼;股份制改造后的國有企業盡管相當一段時間步履維艱,但可喜的是經過整合、重組已經逐漸走出低谷,成為泵制造業的一股正在走強的力量;合資和外資控股的、甚至獨資企業,目前已在國內泵制造業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原來資深的大型國有企業以其市場、土地及人才資源換取國外泵制造企業的技術入股。這一方面使我們在某些關鍵用泵的技術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同時也使這些合資企業或外資企業本身在中國迅速走紅。但也要看到這些企業制造的泵大部分仍屬普通泵的制造范疇,真正急需的高端產品仍然需要從國外進口。


        國內泵產品的進展和差距
        國內泵產品的進展

        由于內需的拉動,國內泵業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空間,泵產品由此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表現在流程泵的品種和規格的增多;一些依靠引進技術生產的流程泵多已系列化,部分老產品也在吸收引進技術的基礎上有所改進。低比轉數的小流量高揚程泵、耐腐蝕泵以及無密封泵均擴大了供貨的空間。特別是關鍵的流程泵和大型水泵,如石化行業用的加氫進料泵、輻射爐進料泵、立式和臥式高速泵、低溫泵等許多高端泵,經過制造廠和用戶的不懈努力都相繼研制成功并應用。此外,有些泵制造廠可根據用戶要求提供自動監測和控制技術,以保證關鍵部位泵安全、可靠地在高效區運行。據統計,目前國產泵可以滿足國內需要的85%,但仍有一些急需的高端泵需要進口。


        與國外產品的差距
        盡管我國的泵制造業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也應看到與國外產品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相當數量的國產泵效率比發達國家產品低5%~10%。
        總體看,國產泵的品種與規格仍然偏少,產品型譜規格跨度偏大,增加了泵的選擇難度,某些時候不得不加大泵的余量,直接導致了無功功耗的增加。
        有些泵質量不穩定。產品改進、開發、換代的速度比較慢,跟不上裝置大型化的步伐和實際的需要,如千萬噸級煉油廠需要的流量達1000立方米/h以上的原油進料泵及初餾塔底、常壓塔底、減壓塔底等關鍵部位泵;PX裝置需要的高溫、高揚程、大流量泵;乙烯裝置需要的急冷油泵、急冷水泵、大流量泵;常輸管線需要的高效管道輸油泵以及大型空分裝置的大流量、低壓頭、低溫液體泵等。
        總之,我們希望一般泵產品要做精;高端的、急需的泵產品要有專業的制造廠或專業部門不斷地對需求和產品進行研究并付諸行動。


        國內泵業的發展趨勢
        國內泵業迄今尚未形成真正的品牌優勢。泵業的發展主要還是依靠國內強勁的需求。由于未來幾年國內需求旺盛,因此,國內泵業有發展的空間。但競爭激烈,包括和國外泵企的競爭。
        由于國內泵業比較優勢的逐漸喪失,以及出口條件的劣化,泵的出口預計會受到打壓。
        預計泵的產品會多元化,配套能力會進一步提高。由于國內鼓勵國產化新品的政策首次由政府單綱,預計由國內研制急需的高端泵會得到強勁的推動。一些新的產品,如節能環保電磁熱泵等會在政策的指引下得到推廣應用。泵的設計水平和制造技術會在大型的泵制造廠進一步得到提升,兩項技術的結合會給泵的質量和性能帶來質的飛躍。國內泵業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一些不上規模的泵制造企業和技術跟不上要求的企業會被逐漸淘汰。


        國內泵業市場的需求
        未來國內泵產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領域:
        環保行業。國家擬投巨資建設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處理裝置。
        供水工程。南水北調及其支線供水工程仍然是國內急切推動的項目。
        電站。我國部分地區仍然電力短缺,新的電站建設不可避免,因此,各種電站用泵仍然有強勁的需求。
        石油與石化工業。石油與石化行業未來在中國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因而各種石化與石油用泵在中國需求旺盛。
        農田水利建設。隨著國家政策惠及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的缺口必然以更快的速度補充上來。這是一塊需求不可小視的領域。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泵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2015年前,國內經濟依然發展有力,各行各業對泵的需求依然旺盛。因此,依靠國內需求,中國泵行業依然有發展空間。
        中國泵業的發展一定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
        國內泵業的發展希望在國企改組后的股份制企業和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民營企業。因為只有它們才有能力將泵的設計水平和制造技術在大型的泵制造廠得到提升。而且只有它們才有興趣和能力將產學研合作的結果轉化為生產力。
        國內泵市場競爭加劇,一些技術含量不高,信譽不好的小廠將遭到淘汰。